目前分類:愛詩網-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1區域與城市中區詩選注/雲林

過他里霧二首作者:孫元衡

 

翠竹陰陰1散犬羊,蠻兒2結屋3小如箱。年來不用愁兵馬,海外青山盡大唐4蕃人稱內地為唐。(其一)

舊有唐人三兩家,家家竹徑自迴斜5。小堂6蓋瓦窗明紙7,門外檳榔新作花。(其二)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壹冊。詩題〈過他里霧〉,「過」意指「經過」,「他里霧」原指平埔族「他里霧社」,此處引伸為該社周邊地區之名稱,由於「他里霧社」原址在現今雲林縣斗南鎮區及舊社里一帶,故本作是孫元衡途經斗南地區的親身見聞。此外,由於孫元衡以臺灣府海防同知之銜,兼攝諸羅縣篆,他里霧地區即屬於作者所轄之地,因此詩作內容可謂其考察轄區民情風土之記錄。以內容而言,前首作品記錄「他里霧社」原住民的居家景致,第二首則描寫漢人的屋宅風光,兩首作品呈現出不同族群的百姓,在該地區和樂生活的日常樣貌。

【作者】

孫元衡(1661-?)。見〈諸羅縣即事〉,頁碼待補。

【注釋】

1.   陰陰:蔭蔽覆蓋的樣子。

2.   蠻兒:原為漢人對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此處借指他里霧社平埔族人。

3.   結屋:構築屋舍。

4.   海外青山盡大唐:藉由原住民稱中國為「唐」的習慣,喻指當下的臺灣,就如同昔日盛唐一般和樂平靜,毫無爭端。

5.   迴斜:曲折斜行。

6.   小堂:小房子。堂,泛指房屋的正廳,此處借指房子整體而言。

7.   窗明紙:以潔淨的紙所糊之窗戶。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701.jpg

702.jpg

2999.jpg

孫元衡這個人,根據劉寧顏1994年主編的《重修台灣省通志》(該書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當時劉寧顏先生任職該單位),所述,孫元衡,字湘南,中國清朝官員,安徽桐城人。

孫元衡雖然名字叫元衡,字叫湘南,跟有衡山湘水的湖南似乎有淵源,可是孫元衡的籍貫卻不是湖南,也不是日本漫畫「灌籃高手」裡面那個湘南海岸來的人,他是安徽人,而且還是桐城人,桐城在清代最有名的就是桐城派,桐城派是中國清朝有名的散文流派,到清末都還被贊揚說是「桐城在天下,於道非一縣。」(淸末趙熙:題姚惜抱文稿應馬通伯之屬)。

桐城派草創期的方苞、劉大櫆和姚鼐被稱為「桐城三祖」,後繼者有方東樹、曾國藩等人。方苞(1668~1749)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有《望溪文集》 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並重。「義法」是方苞論文的唯一標準。方苞最為台灣的學生所熟知的,就是課本裡面的《左忠毅公逸事》,這篇寫明朝末年左光斗的小品文,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中國,都常常被編入高中教科書裡面,可見其影響之大了。

方苞是桐城人,孫元衡的同鄉。而孫元衡是1661年出生,比方苞大幾歲,但是基本上算同時代的人,清朝初年,雖然說康熙是盛世,但是滿漢歧見仍深,滿州人要考取進士,比漢人要容易很多,像方苞這麼有名的文人,考了老半天,考到都快四十歲了都還沒有辦法成為進士還被捲入文字獄中強迫「入旗」(漢人被強迫編入滿清戶籍之中,不能自由遷徙、限制住居類似奴僕),景況悽慘,方苞的同鄉孫元衡也沒好到哪去,

1661年出生的孫元衡爲貢生出身,貢生,俗稱「明經」。貢生依其種類可以分成「例貢」、「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等等名目。除了「例貢」是有錢的秀才花錢買的以外,其他大都要經過好幾年才有辦法取得此一資格,因為一旦變成貢生,成績優異的,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也就是說,孫元衡很可能考了一輩子,考不上進士,所以利用貢生身份取的了任官的資格。

諸羅縣為臺灣清治時期之行政區劃,1683年明鄭滅亡,經施琅力陳,次年(1684年)正式設立臺灣府,並將行政區域調整為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諸羅知縣衙門原本設於今臺南市佳里區境內,康熙四十三年(1704),縣治自佳里遷移諸羅,即今嘉義市。 諸羅縣下轄里四、莊十四、社四十, 他里霧社正是當時諸羅縣所管轄的四十個社之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十幾歲的孫元衡擔任諸羅縣知縣,應該就是這個時候寫下這首詩。

清代臺灣僅是大清帝國的邊區地方,由於鞭長莫及,常有吏治不良、社會騷動頻傳、族群關係緊張、以及民風強悍等現象。清朝嘉慶年間曾來台任官的徐宗幹說:「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閩中吏治之壞,至台灣而極。」為了怕造反,官員任期短、又不許攜眷赴任,於是台灣成為「調劑」官員(收取額外收入,近乎貪污)之區,清代來台灣任官的官吏,以無心於台灣,把台灣當為搜刮飽囊之地的貪官居多,其來有自。

然而,科舉不順,飽經滄桑,步入中年仍然是一名風塵俗吏的孫元衡,似乎與那些貪官不同,他除了擔任官員辦公以外,還願意用一個純真的心,去看他所治理的諸羅縣他里霧社,與他所熟悉的文風鼎盛的安徽桐城有多大的不同。

翠竹陰陰散犬羊,蠻兒結屋小如箱。

年來不用愁兵馬,海外青山盡大唐。

這首七言絕句,押平聲七陽韻

孫元衡觀察到他里霧的平埔族原住民,也是習慣種植竹子,才有「翠竹陰陰散犬羊」的風光,台灣的竹圍,兼具有防禦、防風、農用、防敵、防亂以及建築竹屋等不同的功能,當時的台灣,漢民族前來拓墾,閩、客、漳、泉、原住民等不同族群都會常起衝突,當官方力量不足以保護時,自力救濟是最好手段,因此多功能的竹子成了不分種族的最愛,然而,與漢民族喜歡高軒敞屋的習慣不同,他里霧的原民是「蠻兒結屋小如箱」的,根據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的資料指出,平埔族的房屋建築,就格式而言:台灣北部多樁上型(或高架式)住屋,房子搭架在木柱上,利用樓梯進出;台灣中南部多土墩式(或地面式)住屋,房子建在土基上,利用階梯進出,因此孫元衡會認為「蠻兒結屋小如箱」的,可能就是這種土蹲式住屋,生動描寫出當時的狀況。

正如一個激勵人心的推銷小故事「非洲賣鞋子」一般,有兩個商人到非洲賣鞋,當他們看到非洲人都光著腳的時候,一個說:『 完了!這裡的人根本不穿鞋!於是打道回府』。另一個則說:『 太好了!這裡的人都還沒有穿鞋!於是留下賣鞋 』。孫元衡正如那個留下來賣鞋的商人一般,孫元衡眼中的他里霧,是一個有待教化的璞玉,雖然沒有中原大地的文風鼎盛,但是「年來不用愁兵馬」和平而與世無爭,純樸可愛,是一個不愁兵馬,彷彿大唐般,可以建設的理想國哩。

舊有唐人三兩家,家家竹徑自迴斜。

小堂蓋瓦窗明紙,門外檳榔新作花。

本首七言絕句,押平聲六麻韻

孫元衡觀察到不同種族之間和睦相處,除了「舊有唐人三兩家」以外,當然也有原住民雜居其間,唐人蕃民基於利用周遭自然環境的想法,有志一同的栽種竹子,兼具經濟以及防衛的作用,不同種族間彼此相處融洽,唐人保有了既有的「小堂蓋瓦窗明紙」的瓦片蓋頂、窗施厚紙之建築習慣,但是也融入了「門外檳榔新作花」這種原住民種植檳榔的習慣,台灣早在數千年前,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像是排灣族、阿美族、魯凱族、雅美族及平埔族的文化傳統中,都有嚼食檳榔的例子。而明朝末年漢人移民台灣後,也逐漸入境隨俗,因此檳榔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透過孫元衡的詩句,我們了解到三百多年前台灣多元種族互相融合吸收的珍貴的一頁。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5 歲時與風土/生命禮俗類選注

同姓結婚有慨,二首之二  作者:陳錫如

同姓由來名分1嚴,結婚難免起疑嫌2。族宗3果得通姻譜4,媒妁5何煩下粉奩6。作嫂作姑7全體備,為甥為姪8一身兼。堪嗟9周禮10循行久,古制如今已不參11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拾陸冊。中國從西周時代起,即有同姓不婚的觀念,如《國語˙晉語》:「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左傳˙僖公23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認為同姓通婚將影響種族的繁衍和後代的素質。若違反同姓不婚者,輕則受到輿論譴責,重則受到法律懲處。上古時代,同姓必同宗,後世則同姓不一定有血統關係,所以清末《大清現行刑律》刪去了這一規定。本詩主張同姓不得通婚,應恪守古禮,認為古禮既規定同姓不得通婚,是基於內外親屬的區別,不致產生倫理紊亂,另又基於家族繁衍的規模,只有建立姻親外戚制度,才能讓家族真正枝繁葉茂,所以詩人對於日治時期臺灣人觀念漸漸西化,開始同姓結婚,忽略其後遺症,感到失落與不安。

【作者】

陳錫如(1866-1928 ,本名天賜,字鍾靈,別號近市居士,晚號紫髯翁。清澎湖馬公人。曾從文石書院山長俞秉文學,繼入閩縣,以監生赴闈試,不第。日治時期曾於台灣創「澎瀛吟社」、「西瀛吟社」「旗津吟社」、「小瀛吟社」等多個詩社,致力於漢學之推廣,以詩文獎勵後進。

【注釋】

1.名分:原指所居地位的名義和所應有應盡的職分,此指親屬間的關係。

2.疑嫌:即嫌疑,猜忌、懷疑。

3.族宗:即宗族。

4.姻譜:姻緣簿。

5.媒妁:婚姻介紹人。

6.粉奩:奩,音ㄌㄧㄢˊ,女子陪嫁的衣物。粉奩,盛裝婦女梳妝用品的小匣子。

7.作嫂作姑:嫂,嫁進門的大嫂,指姻親。姑,丈夫的姊妹,指血親。意謂如果大家都同姓通婚的話,姻親和血親就沒分別了。

8.為甥為姪:甥,姊妹的孩子,指表親。姪,兄弟的孩子,指堂親。意謂如果大家都同姓通婚的話,就不必區分表親和堂親。

9.堪嗟:嗟,音ㄐㄧㄝ,表示感傷、哀痛的語氣。意謂古禮不再,讓人無限感嘆。

10.周禮:原指十三經之一《周禮》,中國第一部記載國家政權組織機構及其職能的書籍,中國婚姻制度化從《周禮》開始。此處指周代的禮制,泛稱古禮。

11.不參:不加以參考研究。

(王惠鈴)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936.jpg

2999.jpg

同姓由來名分嚴,結婚難免起疑嫌。

族宗果得通姻譜,媒妁何煩下粉奩。

作嫂作姑全體備,為甥為姪一身兼。

堪嗟周禮循行久,古制如今已不參。

本詩為七言律詩,押平聲十四鹽韻,但是末句「古制如今已不參」的韻腳字「參」卻出韻,不是用十四鹽韻,而是用屬於十三覃的「參」,按:出韻,又名落韻、竄韻、走韻,是指在律詩偶句韻腳上不用本韻之字,而用鄰韻或它韻中的字,出韻與格律詩一韻到底的要求不合,是詩家大忌。但是十三覃跟十四鹽是屬於鄰韻關係,格律詩只允許首句尾字押鄰韻,謂之借韻或襯韻,因此陳錫如這首詩就有了出韻的毛病。

同姓不婚是指同姓氏的男女不得互相通婚的法律制度。與台灣現代司法院大法官基於人權考量,於2017年以釋字748號解釋宣告民法「同性不婚」違憲,希望能基於公平理念,讓同志族群可以走入婚姻的問題並不相同。

同姓不婚的由來,據北齊歷史學家魏收(506572)寫的《魏書.高祖紀》記載,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為了推行漢化,頒布詔書說:「淳風行於上古,禮化用乎近葉。是以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絕同姓之娶。斯皆教隨時設,治因事改者也。皇運初基,中原未混,撥亂經綸,日不暇給,古風遺樸,未遑釐改,後遂因循,迄茲莫變。朕屬百年之期,當後仁之政,思易質舊,式昭惟新。自今悉禁絕之,有犯以不道論。」

由此可見,「同姓不婚」這一規定最早始於西周初期,《孟子.離婁》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同姓不婚是孟子所謂「西夷」之人的周人所創造出來的規定,並非中夏舊俗,到了北魏,執政掌權的鮮卑族也並沒有這樣的傳統習慣,但是基於政治上的理由,因此才由北魏皇帝下詔強制禁止的,也為後代的中華法系歷代法典所繼承。

所謂「同姓由來名分嚴」,在傳統中國,不是只有禮俗上「結婚難免起疑嫌」的意義而已,還具有法律的效力,《唐律》規定:同姓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姦罪論。明、清律規定:凡同姓為婚者各杖六十。但是同姓範圍有多大?禁止不同祖先卻同姓的人結婚,似乎過苛,因此《大清律例》規定:「同姓者重在同宗,如非同宗,當援情定罪,不必拘文」

同姓不婚的規定,預防功能大於倫常,主要為了繁衍出不健康的後代,避免危害到宗族的生存。但為慮及同姓無血緣關係的問題,因此又按同不同宗而有處罰輕重區別。

台灣詩人陳錫如雖然認為「同姓由來名分嚴」,可是在現存的中國法制史文獻上,單純以「同姓結婚」而涉訟的案件並不多見。早期中國法制史學者瞿同祖(19102008),著有《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一書,瞿同祖教授在該書中提到一則案例,乾隆時,唐化經娶同姓不宗之唐氏為妻,後因故砍斃其妻。湘撫以同姓為婚律應離異,不承認其夫妻名分,依凡鬥問擬。但是當這個案子送到刑部後,卻被刑部駁回,認為仍應按「夫毆妻致死」問罪,理由是比起「同姓不婚」,「夫殺妻」更是影響倫常,因為窮鄉僻壤娶同姓不同宗婦女者往往有之。只因為是「同姓」,就認為婚姻無效,比照一般人論罪時,明明彼此之間可能結婚多年生兒育女子孫滿堂,卻只因為這麼一個理由,可以逃脫「夫殺其妻」的重罪,道理上說不過去。

雖然詩人陳錫如在慨嘆「堪嗟周禮循行久」,但是周禮上面的理想,其實並不容易實行,所謂「循行久」只是文學家的比喻手法,並非真實,長期以來在「同姓不婚」上存在著法律條文與現實狀況相脫節的情形,因此清末修律大臣兼法律學家沈家本(18401913)建議刪除「禁止同姓為婚」這項規定。他認為:「其氏相同而其祖不同,謂之同姓,名實殊乖」;而且「視其本宗,轉同異姓」,雖屬異姓,卻是同祖,造成近親通婚。

沈家本的意思應該是說,如姓「陳」的人,有原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後改姓「陳」的,也有北魏推行漢化時,強迫將鮮卑的「侯莫陳」氏,改為「陳」氏的,結果兩個不同祖先的同姓之人不能結婚,反而當初「侯莫陳」氏改姓時,萬一有人姓侯、有人姓莫、有人姓陳,反而彼此可以通婚,這才是問題。

因此,沈家本認為禁止「同姓為婚」之律徒存具文。於是《大清現行刑律》刪「同姓禁婚」條,併入「親屬禁婚」項。只要同姓而不同宗,結婚便不受處罰。從而改變了「同姓不婚」的舊傳統。

再者,跟陳錫如(1866~1928)大致同年代的清朝法學家沈家本(1840~1913),雖然久困於場屋,到40幾歲才中進士,可是以父蔭長期在刑部工作的沈家本,接觸《大清律例》時間非常久,對當時實務現場同姓不婚的不切實際,自然比以監生赴闈試不第的陳錫如來得深切,可能也因為如此,才造成律學精深的法學家沈家本贊成廢除同姓不婚限制,而因為未入仕,對於大清律例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的詩人陳錫如,卻誤以為同姓可以相結婚是西化造成的結果,從而加以慨嘆不已的狀況。更何況沈家本所講的「其氏相同而其祖不同,謂之同姓,名實殊乖」現象,其實在清代台灣就有,平埔族在乾隆年間被賜與漢人姓氏,其中以潘姓為大宗,這就很可能與漢人的潘氏之間,造成沈家本所謂的同姓不同宗之現象。如果根據理想中的周禮或法條去嚴格實行,反而會造成很多佳偶會被僵硬的觀念硬生生拆散的悲劇,對敦睦親族維護倫常根本沒有益處。

在近代西方文化傳入之前,法學以及醫學等都被認為是不如科舉仕宦那麼重要,清代科舉考試內容並未包括法學,除了當官或者習幕當師爺,很少能夠對當時的法律有真切的認識,在私塾的教育裡面也沒有關於研習大清律例的部分,雖然蘇軾說:「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但是不懂法律立法或修法原因的士人還是挺多的,因此也就產生 陳錫如「堪嗟周禮循行久」的 誤會了,實際上周禮的理想有其歷史背景,事實上也從未完全實現過,在經過時代變遷之後,順應時勢加以修法乃是必要之舉, 韓非子的心度篇指出:「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道理也就在這裡,在慨嘆「古制如今已不參」的同時,也應當虛心思考為何古制必須要改變?否則只是自己空想作嫂作姑、為甥為姪的名份問題,而沒有看出實際上的問題點或解決方法,就會無補於時了。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3飲食主題詩選 飲食詩/飲品及其他

祝高砂麥酒會社開業:作者:齋藤運三

蓬萊僊○奏清勳1。淡味如氷絕俗氣2

六月猶寒盞3 白雪4。高樓傾盡玉山雲。

東坡曾賞掃愁帚5。醉去無痕芳永薰。

千古聖賢好愛酒。風流誰不帶微醺6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臺灣日日新報》,1920 8 5 日,第3 版。「高砂」是日本江戶時代以降對臺灣的習稱。麥酒也就是日文對啤酒的稱呼,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是日本在臺灣設立唯一的啤酒工廠。大正9 年(1920),日本芳釀會社社長安部幸之助等人,邀約日本酒界共同成立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廠址設在臺北廳上埤頭庄(今日臺北市建國啤酒廠,臺北市八德路二段與建國北路交叉口一帶),該年4月落成的啤酒廠,資本額200 萬日圓。本詩為以祝賀為題,麥酒

(啤酒)畢竟是一種新式有泡沫的酒,冰鎮後飲用風味更佳,作者點出麥酒與一般酒最大的差異處,也反映了人們千古以來對酒的愛好。

【作者】

齋藤運三(? - ?),生平不詳。

【注釋】

1. 蓬萊: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列子• 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意指臺灣。

2. 淡味如氷絕俗氣:氷,同冰;絕俗氣,脫俗,超越塵俗。指啤酒的氣味特殊不同於一般酒類。

3. 盞:小而淺的杯子。如:「茶盞」、「酒盞」

4. 白雪:白雪,指啤酒的氣泡。

5. 掃愁帚:酒可以掃除愁恨,故稱為「掃愁帚」。宋• 蘇軾• 洞庭春色詩:「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6. 風流誰不帶微醺:風流,風流人物;微醺,微醉。

(邵玉明)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722.jpg

高砂麥酒就是現在台灣啤酒的前身,啤酒照片取自維基百科「台灣啤酒」條

2999.jpg

日本的漢詩,就是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創作,並且遵從漢詩格律用韻的一種詩歌形式。由於日本從大化革新以後大量吸收中華文化,因此早在西元751年日本就出現了第一本由日本人自己創作的漢詩詩集「懷風藻」,此後歷代日本漢詩創作不絕,比如卡通一休和尚的主人翁一休宗純(1394~1481),就著有漢詩詩集「狂雲集」,一直到了明治大正年代,雖然主張脫亞入歐,但是千年以來漢詩已經內化變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一時難以更改,還是受到貴族以及平民廣泛的喜愛。除出版雜誌、詩集外,日本的各報社如毎日新聞、日本新聞、報知新聞、國民新聞等等,也都在報紙上設有漢詩發表園地。岸田吟香、宮島栗香、石川鴻齋等日本漢詩詩人也跟清朝駐日官員黃遵憲、何如璋詩文唱酬。

比如明治維新初期,以漢詩著稱的幕末諸侯有松平春岳、鍋島閑叟、山内容堂等人,維新元勳則有西郷隆盛、木戸孝、伊藤博文、勝海舟、元田永孚、乃木希典等人,台灣老一輩會吟詩的人,多半知道乃木希典(18491912,曾任台灣總督)的「金州城外作」這首漢詩

777.jpg

因此日本統治台灣以後,遵從後藤新平(18571929)「生物學統治」的觀點,主張懷柔而非高壓,先了解臺灣人的習性以訂出一套管理辦法,因此漢詩也被用來作為跟台灣上流階級的文人雅士溝通之社交工具,因此自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以降,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總督府民政局通信局長土居通豫(香國)、東石郡郡守森永信光等人都以擅長漢詩聞名,《臺灣日日新報》也因此比照日本內地的模式,闢有漢詩發表園地,這就是本詩作者齋藤運三為何會用文言文發表漢詩,而台灣的報紙又為何會有古典詩發表園地的原因了。

本詩作者齋藤運三,生平、生卒年不詳,日本的網站也沒有檢索到相關資料,明治到大正年間日本著名的漢詩詩人裡面也沒有提到他,可能現代日本國內,也已經忘記了他的存在,反而是現在變成了異國的台灣,還保留有他的作品,這與八田與一的狀況可能有幾分類似,是台灣人掛念著八田與一對農田水利的功勞,才讓戰後的日本人漸漸回想起戰前有這麼一位人物,臺日兩國存在著奇妙的因緣哩。

雖然找不到齋藤運三的資料,然而,在日文網頁中,搜尋到一個類似的人名「佐藤運三」,他是一位日本民謠的作者,在1900年曾經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幫他灌錄おはこ民謡集(最拿手的民謠集)、筑波山唄、東北の旅情を唄う(詠讚東北旅途風景)等歌曲,名字略同,年代相隔不遠,或許兩人之間略有關連也說不一定。

麥酒,顧名思義,就是小麥釀的酒,也就是「啤酒」,戰前日本的確稱呼其為「麥酒」,如有名的キリンビール,戰前就是寫成「麒麟麦酒」,到2007年為止,公司名稱也是用漢字表記,寫成「麒麟麦酒株式会社」,之後才改成「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現在則稱之為「ビール」,台語也是發音為類似的bilu。齋藤運三為了慶祝高砂麥酒會社成立,所以寫了這首祝賀詩,高砂,日語發音為takasago,除了是日本於舉行結婚等慶賀儀式的謠曲曲目以外,也是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日本對台灣的古稱,因此這間創立於台灣的麥酒公司,就取名叫高砂麥酒會社了,而這也就是現在「台灣啤酒」的前身。

蓬萊僊○奏清勳。淡味如氷俗氣。

六月猶寒盞白雪。高樓傾盡玉山雲。

東坡曾賞掃愁帚。醉去無痕芳永薰。

千古聖賢好愛酒。風流誰不帶微醺。

本詩體例上是七言律詩,押十二文韻,然而可能因為明治以後,日本漢學從學漢文要注重「聽說讀寫」四方面,逐漸轉成獨重「能讀」漢文而已,日本的漢詩詩人多半不會中文發音,要了解平仄更加困難,所以除了缺字外,絕俗「氣」是仄聲,且非文韻,疑為「氛」字才對,合韻也符合平仄,然而「盞」白雪以及「好」愛酒都形成三仄尾,也沒有對仗,基本上是不合格律的。這可能也是與當時日本逐漸脫亞入歐的風潮有關,明治時期的日本漢詩詩人,基本上遵照中國傳統平水韻作詩,但是之後的詩人可能由於對中文逐漸生疏甚至不懂中文,無法以中文發音,雖然日本有「漢文」閱讀技術,可以在不懂中文的狀況下解析中文的文言文,但是碰上格律詩這樣講求平仄聲調和諧的作品,卻會產生不協調之處,因此日本有的漢詩詩人就採納日文發音來創作格律詩,基本上雖然遵從詩韻,但是配合日文聲韻而做了更動,這或許也就是我們現在看這首詩違反格律之處甚多的緣故吧。

漢詩作為一種文學形式,不僅在傳統中國,也開枝散葉到現代的台灣、韓國、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有了超越國界的發展,實在值得欣慰。而且反躬自省一下,日本人努力吸收不同的文化而可以執筆寫作漢詩,台灣人能做俳句、短歌、和歌的又有幾人呢?齋藤運三能夠運用漢文知識成詩,基本合韻,且知道蘇東坡掃愁帚的典故,還是值得嘉許的。

台灣啤酒當初是由高砂麥酒所創始的, 當時稱為「高砂生啤酒」(高砂生ビール),由於日本人在台灣從事稻種改良,由農業專家磯永吉以及末永仁在陽明山(當時稱草山)改良台灣稻種,培育出新稻種,由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為「蓬萊米」,廣為栽種,而台灣啤酒的釀造過程裡面也因為加入了蓬萊米,而有特殊風味,因此詩人齋藤運三詩中提到「蓬萊」,有可能不僅指台灣,還想要告訴讀者,啤酒之中加入了新培育出來的蓬萊米,因此有特殊的風味呢。

從齋藤運三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充滿對於台灣第一家啤酒製造公司開張的欣喜之情,期望在六月酷暑的夏天,能夠拿著淡味如冰的啤酒微醺一番,這也是到現在日本夏季的風物詩,每逢夏天,日本各地都會舉辦啤酒節開懷暢飲,最為台灣人熟知的就是北海道札幌啤酒節,數以萬計的遊客從四面八方來到札幌大通公園,大家穿著浴衣喝著啤酒,開心的參加盆舞祭典,想必戰前的台灣,也是有類似的盛況出現的吧。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4 戰爭與災異/災異

臺灣民商法施行所感:作者:林馨蘭

新制頒來歲一更,民商諸法便施行。齊欣自此漸摩易,深望從茲畛域平。

律整可無雀角患,令明應泯鼠牙爭。漫云絕島難同化,帝國延長主義成。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773.jpg

台灣六法,取自台灣公義電子報「日本時代的六法全書」

根據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的資料顯示,林馨蘭18701924),字湘沅,又作湘遠、湘畹,號六四居士,又號壽星。出生在清朝統治下的臺南。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考取秀才以後,就屢試不第,乙未割臺(1895)後,舉家內渡祖籍同安。等局勢穩定才返回臺南。曾先後擔任《全臺日報》、《臺南新報》記者,明治三十三年(1900)移居臺北,擔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曾以「勞勞生」筆名於該報撰寫「意園詩話」專欄。林氏在詩壇頗為活躍,參與「南社」、「瀛社」、「星社」等詩社,並多次參與瀛桃竹聯吟會、全臺詩社聯吟會等活動,並曾為「崇文社」詩文評議員。大正七年(1918)任教於臺北市太平公學校,夜則設塾育才。大正十三年(1924)逝世。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稱其「詩工近體,對律齊整」。

 

由此可見,林馨蘭就是當時台灣時代巨變下知識份子的縮影,林馨蘭原本致力於科舉考試,雖然17歲就考中秀才,但是後來台灣成為日本的領土,斷送了以科舉仕進的途徑,到底要留在故鄉,還是前往陌生的祖國?變成困難的選擇,比如開蘭進士楊士芳(18261903),當時經由扶鸞得到神諭「宣揚忠孝,感化人心,勸人向善為要,不必回鄉」,因此留在宜蘭,創建碧霞宮,並接受日本總督府頒發紳章,成為太平紳士,而林馨蘭的同鄉前輩許南英(18551917)「今日飄零遊絕國,海天東望哭台灣」(〈丙申九月初三日有感(去年此日日人登台南)〉)後,選擇繼續在異鄉漂流到老,而比楊士芳、許南英都要年輕的林馨蘭,就選擇危邦不居,先舉家內渡避避風頭再說。然而等林馨蘭再度回台,已經無法以科舉為業,只好活用林馨蘭他治舉業所習得的知識,擔任漢文記者,以及分別在新教育體制下的公學校以及舊教育體制下的私塾擔任教師營生。本首七言律詩就是他生活在日本統治底下,對於新生事物的體會。

新制頒來歲一更,民商諸法便施行。

齊欣自此漸摩易,深望從茲畛域平。

律整可無雀角患,令明應泯鼠牙爭。

漫云絕島難同化,帝國延長主義成。

本首七言律詩,押平聲八庚韻,第一聯述說當時民商法頒行的新聞事件,第二聯則提出林馨蘭對日本官員教化風行能不分畛域的期望,漸磨指的是教育感化。語本《漢書·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漸磨易」與「畛域平」相對仗,第三聯則稱頌民商諸法的施行,可以解決因為法律規定不清楚而產生的細小紛爭,雀角鼠牙,比喻司法爭訟之事。語本《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而第四聯則期待總督府的內地延長主義能夠成功,四海同化,本詩嚴守格律,對仗工整,也反應了新時代的變化。

詩人所吟詠的台灣民商法施行這一件事,乃是日本政府有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獨立風潮以及朝鮮三一獨立運動(大正八年,1919年)的風潮,為了避免殖民地反抗,平民首相原敬(18561921)主張台灣應實施與日本內地相同的制度,在原敬的主導下,台灣出現了第一位文人總督田健治郎,並於大正10年(1921年)公佈內地延長主義,大正11年(1922年)公佈法三號,強調在台灣施行的法律,應以施行內地法(日本本國)為原則,以殖民地法為例外,日本政府發布敕令第406號,規定日本的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人事訴訟手續法、不動產登記法、商法施行法等民商事法律,直接施行於臺灣。是當年的一大盛事,身兼報社漢文記者的林馨蘭,不可能對這樣一個重大的新聞視若無睹,因此寫下這首詩。

然而,將「絕島」予以「同化」成大日本帝國的「延長」,雖然理論上一視同仁,具有享受國民待遇的好處,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單方面要求台灣一切向日本內地的標準看齊,否定了台灣的特殊性,無視台灣獨特的歴史、文化、思想、傳統,比如為了一視同仁,因此在台灣的學校,也跟日本的學校一樣,獨重「國語」(日語)教育,對於申請「国語の家」(國語家庭,即家中都說日語)給予獎勵,也使得學校中的漢文教育逐漸消失,只能在私塾中勉強存在,身為漢文私塾先生的林馨蘭,想必心中是無限感慨的。

由於台灣的語言習俗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反應在法律的修正上,也不是所謂的「雀角鼠牙」之爭,因此引發到底要不要將日本民商法全面在台灣實施,還是要保留台灣舊慣的部份予以尊重?當時曾引發廣泛討論,最後決定日本民商法於大正12年(1923年)起實施於台灣,但有關身份的事項尊重台灣舊慣,不適用日本民商法,做了某種程度的妥協。當時台灣人對於「同化」與否,有著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身為報社記者的林馨蘭,雖然對台灣民商法施行抱持樂觀的期待態度,但是新制是「頒來」的,台灣人只能被動接受,沒有拒絕的權利,這是當時台灣人的悲哀,也是我們現代台灣人要省思民主可貴之處的地方。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5 歲時與風土/歲時節慶類選注

元宵無月戲電姮娥:作者:蔡添福

今宵不夜各開城,底事慳留皓魄升1。我欲專資無線電2,遙呈月裡問分明。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拾玖冊。元宵,漢人傳統節慶之一。因於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舉行慶祝活動,故稱為「元宵節」。當天,民間習慣通宵張燈,供人觀賞,並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猜燈謎等活動。更以吃元宵、年糕、餃子等,象徵闔家團圓、生活美滿。亦稱為「燈節」、「小過年」、「上元」、「上元節」、「元宵」。姮娥,后羿的妻子。相傳因偷吃不死之藥而飛昇月宮,成為仙女。漢人為避文帝諱,改「姮」為「嫦」。本詩描寫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元宵夜竟然沒有月亮,讓詩人感到掃興,而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已有多項新式通訊設備,例如電話、無線電,讓詩人突發奇想,用無線電跟月宮中的嫦娥詢問看看,為何在元宵夜沒有放出月亮公民眾慶祝狂歡?欲知嫦娥如何回應,見詩人〈姮娥回電〉一詩。

人心大變慕歐風,棄舊迎新曆不同。陰號元宵陽上巳,教儂何敢啟蟾宮。

【作者】

蔡添福(1869-1936

【注釋】

1.底事慳留皓魄升:底事,何事、甚麼事。慳,音ㄑㄧㄢ,欠缺或阻礙。皓魄,月亮或月光。意謂元宵夜裡為什麼與月亮緣慳一面?

2.我欲專資無線電:資,憑藉。無線電,通訊方式,信號並不經由導線傳遞,而是變成電磁波的形式發射至空中,再接收而得。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782.jpg

2999.jpg

今宵不夜各開城,底事慳留皓魄升。

我欲專資無線電,遙呈月裡問分明。

這是一首元宵節寫給嫦娥的詩,押平聲八庚韻,然而「底事慳留皓魄升」這一句,韻腳字「升」卻是平聲十蒸韻,因為八庚與十蒸並非鄰韻,且借韻只限於首句,「底事慳留皓魄升」是第二句,所以算是出韻。

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在台灣傳統道教民間信仰中,元宵節是三界公(三官大帝)中的天官大帝的誕辰,是春節告一段落的時刻,台灣民間歷來有賞花燈的風俗,因此年代較蔡添福稍後的日治時代詩人林臥雲(1881~1965)的詩集《臥雲吟草初集》中,也有一首《丙子(1936)元宵偶懷》寫道:

結識無須論斗升,嬉春聯袂看花燈。

淺斟低酌情何逸,長嘯高歌興欲騰。

一味浪遊人競羨,千金揮卻我何曾。

舉頭瞥見天中月,依舊團圓歲歲仍。

可見當時元宵看花燈就已經是台灣元宵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了,台灣元宵節常見的習俗,除了到現在每年可以看到的各地燈會外,還有猜燈謎、以及「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的偷菜習俗,以及各地的活動比如平溪放天燈、鹽水蜂炮、台東炸寒單爺、澎湖乞龜祈福等等,非常熱鬧,因此蔡添福在詩中以「今宵不夜各開城」來描寫當日歡愉的節慶氣氛,也同時告訴我們當時日治時代,雖然日本人的正月活動有初詣、書き始め、七草、鏡開き等等活動,並沒有類似「元宵」的傳統,但是日本統治階級對於新開拓土地的異文化保持寬容的態度,並沒有禁止舊慣,把日本習俗強壓在台灣人身上,雖然詩人蔡添福在〈姮娥回電〉一詩中借嫦娥之口稱因為歐化,改採西元而不用農曆,導致嫦娥也很困惑,但是實際上當時日本人是尊重台灣人的固有習俗,雖然日本政府各種行事已經改採西元,但是在習俗部份仍然尊重台灣人使用農曆的習慣,讓台灣人可以繼續歡慶元宵。

然而,為何元宵節要寫詩給嫦娥呢?雖然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都是適逢農曆十五日的滿月之時,但是分別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的聖誕,與嫦娥並沒有關係,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想起嫦娥呢?原來,元宵節在傳統中國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節日,比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描寫年輕男女的戀情生動深刻,而滿月的意象,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嫦娥,比如文淵閣四庫全書版的《花草粹編》卷十九,收錄有宋宗室趙仲御所寫,題為《瑤台第一層·上元扈蹕》的詞:

嶰管聲催。人報道:嫦娥步月來。鳳燈鸞炬,寒輕簾箔,光泛樓台。萬年正春未老,更傍那日月蓬萊。從仙仗,看星河銀界,錦繡天街。歡陪千官萬騎,九霄人在五雲堆。赭袍光裏,星毬宛轉,花影徘徊。未央宮漏永,散異香、龍闕崔嵬。翠輿回。奏仙歌韶吹,寶殿尊罍。

在這首宋人的詞裡面,就提到了「嫦娥步月來」的美好想像,可見得嫦娥並不是只有中秋節才會出現的神話人物,在人約黃昏後的元夜裡,想到獨守蟾宮的美麗佳人,也是十分合理的。

本詩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把無線電這樣一個時代的產物,融入詩句之中,電報是近代西方的科學發明之一,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在英國首先開始營運,日本則在明治二年(1870)就已經在東京跟橫濱之間開始電報業務,而清朝政府自己鋪設的首條電報線路,則是光緒三年(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台灣的台南到鳳山間架設的線路。到了日治時代,台灣的電報業務已經相當發達,因此對於當時的詩人蔡添福來說,電報是一個反應時代變化的新產物。

因應西洋事物、思想的大量輸入東方,清末到民初的改革派文學家龔自珍(1792~1841)、黃遵憲(1848~1905)、梁啟超(1873~1929)等人都針對傳統詩提出革新的見解,龔自珍主張傳統詩不應只限於遊山玩水的景物詩,應該對現實政治社會提出批評建言,不可無病呻吟。而曾任清朝駐日外交官的黃遵憲主張「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雜感》五首之一)。黃遵憲在《人境廬詩草自序》中主張要寫出「舉今日之官書會典方言俗諺,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曆,皆筆而書之。」,所以丘逢甲在該書的序中稱讚黃遵憲說:「茫茫詩海,手辟新洲,此詩世界之哥倫布也。變舊詩國為新詩國,慘淡經營,不酬其誌不已,是為詩人中嘉富洱(註:今譯作「加富爾」,義大利開國三傑之一);合眾舊詩國為一大新詩國,縱橫捭闔,卒告成功,是為詩人中俾思麥。為哥倫布,偉矣!足以豪矣!」,希望傳統詩能夠配合時代變化,開拓新局,有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加富爾、俾斯麥改革國政一般,順應時勢,努力向前。而梁啟超則在《夏威夷遊記》中也提出「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後成其為詩」的新主張,用來反應時代的新變化。

其實,面對新的事物,傳統詩一向都是有感的,比如傳統的瑞獸麒麟,在元末明初的詩人朱希晦(?~1370)的《除夕》詩中是這樣寫的:

麒麟在靈圃,瑞世為禎祥。五蹄而一角,形類非犬羊。

西狩不得時,折足遭鉏商。宣尼空悲嘆,涕淚沾襟裳。

詩人朱希晦詩中所描述的麒麟,與麒麟的傳統形象並無二致,但是當鄭和下西洋,引進了長頸鹿後,麒麟一詞也產生了多義性,除了傳統的定義外,也成了長頸鹿的代稱,因此年代晚於朱希晦的明代文學家王紱(1362~1416)的《麒麟詩》所描寫的麒麟,就跟朱希晦所描寫的麒麟有所差異

華夏同春海宇清,麒麟先後進瑶京。

信知和氣多祥瑞,喜見遐方仰聖明。

聲協簫韶金殿奏,步循規矩玉階行。

四靈稱首昭仁瑞,萬歲千秋享太平。

可見麒麟一詞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不同意義,到現在台語裡面,還是稱呼長頸鹿為「麒麟鹿」( kî-lîn-lo̍k ),保存了當時的用法,而新時代的新事物,更是吸引詩人們的目光,比如古詩中的「總統」,可能是指軍中職稱或是僧官,而絕非一國領袖,而當初清末丁韙良翻譯《萬國公法》時,將美國的「總統」翻譯成「伯理璽天德」,後世的翻譯界才又改翻譯成「總統」,相當的有趣。

總之,不管是基於詩界革新的主張,或是對於新奇事物的關注,詩人蔡瑞福都勇於把無線電的這個原本《幼學瓊林》、《龍文鞭影》、《詩韻集成》等傳統詩學相關參考書籍裡面沒有的新鮮事物,與傳統常見的元宵、嫦娥等節日典故做了一個結合,認為嫦娥具有控制滿月出現與否的能力,從而產生「底事慳留皓魄升」的疑問,因此詩人蔡瑞福想要「專資無線電」去「遙呈月裡問分明」了。這樣的寫作方法,也與梁啟超所提倡的要有新語句、新意境,又要以古人的風格入之的觀點不謀而合,如果詩人蔡添福活在現在,他就會發現,當時視為時髦的電報,早就消失在歷史的舞台,取而代之是手機的流行,詩中或許就會出現用手機國際漫遊或是直接用line去問嫦娥問題的景象,只要地球跟月球間沒有網路長城,不需要翻牆的話,或許可以如願呢。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分類主題2016 「游覽與感懷類」主題詩選

詩題:漫步銀座有感(92日)作者:葉榮鐘

胭脂流水綺羅1潮,十里溫柔十里嬌。識得幽蘭2真面目,繁花遍地盡無聊。(其一)

一代風流冠帝都3,釵光鬢影滿街衢。心中自有雲英4在,粉黛5如花視若無。(其二)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組詩,共兩首,選自《葉榮鐘全集》。此兩首詩寫於葉榮鐘192930歲留學日本的時候。銀座(Ginza)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重要商業區,以高級購物商圈聞名於世,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商街之一。銀座的發展過程可說是日本逐漸現代化的體現,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成為繁華的商業區,也是象徵著日本自然(富士山)、歷史(京都)、現代(銀座)的三大景點之一。日治時期恃才傲物,浪漫成性的台灣小說家翁鬧,時常在銀座蹓達;臺灣人嚮往銀座,所以臺北的菊元百貨,具有「台北銀座」之稱,台南的「末廣町」(今中正路,位於中西區),是台南最繁華的區域,也素有「台南銀座」之稱。可見提到銀座,離不開繁華的商圈,打扮入時的都會男女,以及五光十色的的街景。此兩首七言絕句為葉榮鐘於日本留學期間,到東京鬧區銀座游賞的心情寫照。第一首對於銀座歌舞伎以及打扮入時的女人有深刻的描繪,但是詩人對此頗感無趣。第二首詩歌前二句寫出銀座在東京區重要的商業地位,街道到處充滿裝扮美艷的女人,然雖如此,由於葉榮鐘此時已有心上人,因此對於銀座尤物視若無睹、不動心。

【作者】葉榮鐘(1900-1978

【注釋】

  1. 漫步銀座:漫步,悠閒的隨意走路。銀座,為日本東京中央區熱鬧的商業區域,以高級購物圈聞名於世。
  2. 幽蘭指嫻淑端莊的女性。
  3. 綺羅:原指貴重的絲織品,後引申為貴婦、美女。
  4. 帝都:指日本首都東京。
  5. 雲英:原指歌妓,後比喻為女人。本詩指作者的心上人。
  6. 粉黛:原指脂粉,後泛指女人。 (陳鍾琇)

以上資料引用自愛詩網《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該資料庫主要選取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詩作,依區域與城市、山川與海洋、飲食與物產、戰爭與災異、游覽與感懷等主題進行分類詮釋,詩作內容以台文館出版的《全臺詩》為主,其他詩集與資料庫為輔,詩體兼顧律、絕及古體詩,詮釋內容具有可參考的題解、注釋與延伸閱讀資料。本資料庫的建立,提供網路時代便利的檢索方式,讓文學之美活躍出紙上,在彈指之間領略詩境,感受詩意。

7001.jpg

葉榮鐘先生夫婦結婚照,取自中文版維基百科「葉榮鐘」條

7002.jpg

2999.jpg

據戰後隨政府播遷來台的已故學者徐復觀教授(原籍貫是中國的湖北省,19041982)對葉榮鐘的觀察:「葉先生在光復前是以日文寫作的,他自己謙虛,說早年讀中國典藉不多。光復後,他才開始以中文寫作,所以他的半壁齋隨筆第一輯,即題為《半路出家集》。但他用中文所寫的散文不僅沒有夾雜著『日文臭』的不調和氣味,並且在簡樸中表現綿密,在平淡中表現生動,不裝腔作勢,不塗脂抹粉,觀察入微,常能『小中見大』,這實際是一種大方而高雅的散文。」

這段文字,說明了台灣文人在戰後的共同悲哀,也就是戰前大家多以日文寫作,戰後卻被強迫要用北京話發表,否則就會被嫌棄有「日文臭」,在文壇難以立足,比如葉榮鐘的同鄉陳火泉(鹿港人,1908~1999),戰前就以日文小說揚名文壇,但是戰後禁止用日文發表作品,宛如將軍失去了他的戰場,雖然陳火泉立刻改弦易轍開始從頭學習北京話,但是由於語言的隔閡,文學創作也中斷了數十年之久,另外一位皇民作家周金波(基隆人,1920~1996)則自此放棄寫作,隱姓埋名,真是時代的悲哀。

然而,徐復觀針對葉榮鐘的觀察是有問題的,與其說是戰後葉榮鐘才開始中文寫作,不如說是葉榮鐘才開始北京話式的白話文寫作,2016年,葉榮鐘的次子葉蔚南在報章上發表文章指出:「半生經歷了日本殖民帝國主義統治的父親,無論是在《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灣人物群像》等紀實散文,或是在《少奇吟草》的感懷詩作中,都不斷地重申日據時期日本人如何欺壓臺灣人民,處心積慮企圖消滅漢文化與漢字。而父親和他的同志們,是如何費心與臺灣總督府周旋抗爭,就是要喚起同胞的漢民族意識,保存漢民族的文化。他在書中曾提到:日本費了半個世紀的工夫,終究未能同化臺人的原因,無法絕滅漢文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清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呂正惠也持相類似的見解,葉榮鐘早在日本統治時代,就愛讀左傳跟三國演義,具有良好的漢文寫作能力,葉榮鐘也常以漢詩形式抒發他對時事的看法,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所收的葉榮鐘的這兩首七言絕句,可為明證。

胭脂流水綺羅潮,十里溫柔十里嬌。識得幽蘭真面目,繁花遍地盡無聊。

本首七言絕句,押平聲二蕭韻。

一代風流冠帝都,釵光鬢影滿街衢。心中自有雲英在,粉黛如花視若無。

本首七言絕句,押平聲七虞韻。

這兩首詩的寫作時間為1929年,兩首詩中,並未見到所謂強調「日本人如何欺壓臺灣人民,處心積慮企圖消滅漢文化與漢字。」的激烈指控,葉榮鐘只是在帝都東京愉快的寫著漢詩而已,因為在兩年後的1931年葉榮鐘就與鹿港施錦標先生及陳謙女士之長女施纖纖女士結為連理(施女士一直活到2014年才以106歲高齡辭世),因此雖然身在帝都,但是葉榮鐘「心中自有雲英在」心有所屬,已經「識得幽蘭真面目」的葉榮鐘,對於充滿帝都風流「十里溫柔十里嬌」的繁華都市,主觀上就會興趣缺缺,覺得「繁花遍地盡無聊」了。

與戰後赴日本留學的台灣人多半必須打工辛苦求學相比,戰前台灣人到日本留學者之中,有許多是出身台灣富豪之家,經濟上面較為寬裕,葉榮鐘也可以歸於此類,當時葉榮鐘受到台灣首富林獻堂的資助,到日本遊學,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每週也只需要到東京帝國大學旁聽經濟學者矢內原忠雄(1893~1961,著有 《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一書,戰後曾任東京大學校長)有關日本統治下臺灣殖民經濟的講課,毫無課業壓力,也沒有撰寫論文取得學位的必要,與其說是留學不如說是觀光兼遊學,生活可以說過得相當愜意,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青春年少。

葉榮鐘遊學當時的銀座,是日本上流階級重要的社交場所,王公貴族以及富商名媛頻頻在此出入,是帝國最燦爛的明珠,這可能也就是葉榮鐘選擇在銀座「漫步」,而不是選擇到其他處所漫步的原因,彷彿日後世人提到漫步在巴黎香舍里榭大道一樣,充滿了文化與浪漫的氛圍。「釵光鬢影滿街衢」的銀座,是大日本帝國文明開化的象徵,詩人葉榮鐘雖然主觀上「心中自有雲英在」所以「粉黛如花視若無」,其實客觀上來講,葉氏雖然有林獻堂的資助,但是恐怕也只能「視若無」了,因為當時粉黛出入的銀座高級俱樂部,沒有有力人士介紹的話,有錢未必進得去,以現在的銀座一般的俱樂部來講,價格已經盡量大眾化平民化了,進去一兩小時坐著喝杯酒而已的基本消費,大概都要日幣十萬元以上了,在戰前的大正昭和年代,由於屬於上流社會的小眾娛樂,價格更是天價,不是一般人可以天天進出消費的。

儘管滿街衢的釵光鬢影只能「視若無」,但是帝都風流又豈只在粉黛身上?在葉榮鐘旅居東京的年代,無法出入高級俱樂部的市井小民,另有享受銀座浪漫氛圍的辦法,在當時,在銀座漫步是生活時尚,所以當時也留下「銀ブラ」這樣的流行語

日文原文:銀ぶら(ぎんぶら)は、大正時代からの俗語で、東京の銀座の街をぶらぶら歩くこと。「銀ブラ」とも表記する。近年、銀座のコーヒー店などが異なる語源説を主張し、店内でも宣伝している。

中文翻譯:銀ぶら是大正時期流傳下來的俗語,指的是在東京銀座街頭漫步一事,最近也有人指出語源是發源於銀座的咖啡店而以此為宣傳者。(by日文版維基「銀ぶら」條)

「一代風流冠帝都」的東京,當時最時髦流行的活動,就是漫步銀座街頭喝咖啡,就好比台北年輕人去逛信義區一般,盛名所及,還發生了有名的「銀ぶら事件」,事情的主人翁是明仁天皇,當時還是高三學生的明仁天皇,想要從宮廷的繁文縟節中解放透氣,因此跟同班同學偷溜到銀座喝喝咖啡紅茶吃吃蘋果派,享受平民生活情趣,被發現後,同伴們被宮內省的官員嚴厲斥責了一番(見日文版維基「明仁」條),可見得當時在日本人心目中,漫步銀座的意義與漫步其他日本都市的繁華街道,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殊意義,因此葉榮鐘也感染了這樣的氛圍,到銀座去體驗時代的氣息,從而寫下這首漫步銀座的詩吧。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